阅读的计划和检查    

 

有计划地读书,是阅读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阅读亦是如此。许多同学因读书没有计划,不仅造成时间上的浪费,也使得读书缺乏系统性。在阅读之前制定一个读书计划,按着计划约束自己、管理自己,会极大地提高阅读效率。中小学图书馆应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紧密配合,指导学生制定好课外阅读计划。

 

    一、让读者明确制定阅读计划的意义,激发自觉性

    提高认识就能激发自觉。主要是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作用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必要性的认识。那么,有计划地组织阅读有什么好处呢?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它至少有如下优点:

    首先,阅读目的明确,增强自觉性,培养兴趣。有一个读书计划,可保证我们将课外时间有意义地利用起来,监督自己的阅读活动,有目的地进行自我管理。

    第二,有助于选择合乎自身需要的读物,采取合理的阅读方式和阅读速度。

    第三,有利合理安排时间,处理好课内学习、课外活动与阅读自学的关系,避免互相冲击。我们除了上课学习以外,还要有其他业余活动,如锻炼身体,看电视、游戏、社交等等,如果稍不注意,时间就会悄悄地溜走。有了阅读计划就有利于恰当地利用时间。

    第四,可以对照阅读计划总结经验教训,比较系统地促进自身的成长。

总之,我们要克服阅读的盲目冒进,一是要用理智纠正无谓的好奇心;二要用严格的计划指导阅读过程。前苏联有位叫瓦尔沙夫斯基的科学家,他给自己规定的工作原则第一条就是:没有计划不做工作。其它几条为:着手工作前应计算自己的能力和时间;当一件事没有结束时,非属必要就不去做另一件事;经常检查自己的工作,并及时作出必要的修正;研究任何问题,不仅要看到阶段目标,而且要看到最终目标。

 

    二、制定阅读计划的一般步骤

    制定一部阅读计划,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要明确阅读目标和阅读目的。制定阅读计划是中小学生自我培养、自我完善的一项措施,为了使计划安排得更科学、更切合实际、更有指导意义,在制订时必须从未来进一步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出发,充分考虑个人知识结构、阅读能力以及爱好和特长。这两方面的具体情况,便是制订计划的依据。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阅读目的、阅读内容和阅读要求。例如,可以针对自己某门功课学的较差的现状,重点加强这方面读物的阅读等等。

    其次,根据自己确定的阅读目的,阅读内容和阅读要求,选择相关书籍,并列出清单。可以参照上节的附录书目按思想政治类、文学类、科普类······进行分类,以便于针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做计划。

    第三,写出时间分配计划。学校教学工作的安排以学期为单位,阅读计划最好同它一致,每个学期制订一份,假期特别是暑假的阅读安排可以附在上一学期计划的末尾,也可以单独制订一份。计划的内容一般应该包括阅读书目、阅读的目的要求、阅读的方式和速度、阅读笔记的形式等四项。书目一栏除注明作者译者之外,有的古籍还要选择版本(如缩写本、通俗本等),如果把篇幅或字数也记下,那就更加完整了。同学们在制定计划时不妨用列表的方式,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如:

 

    学期阅读计划    

 

目的要求

方式 、 速度

笔记形式

书名

作者
(译者)

版本

篇幅字 数

 

 

 

 

 

 

 

 

 

 

 

 

 

 

 

 

 

 

 

 

 

 

 

 

 

 

 

 

 

 

 

 

 

 

 

 

 

 

 

 

    考虑到一个学期的时间比较长,如果不把每本书的阅读时间作具体的安排,只有一个笼统的计划,任务还是不明确,难以进行自我督促检查,计划也有落空的危险。所以,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除了上述内容之外,还应有每周的进度表,具体规定阅读的日期。这样,长计划和短计划相结合安排,既易于执行也易于检查。如:

 

    学期阅读进度表

周 次

 

第一周

 

第二周

 

    如果每周的计划执行还不理想,那就十分有必要制定每日的读书定额了。我国古代学者常把这种每日定额称作“日课”。

    第四,制定出阅读计划之后,最好把计划交给班主任、任课老师或家长,倾听他们的意见,请他们帮助修改,以使计划制定的更加合理。图书馆导读人员阅读后,可优选出几份或十几份,通过“宣传专栏”、“校内广播”等形式,向全校同学介绍,推动全校同学写好、落实课外阅读计划。

 

    三、制定阅读计划的指导原则

    阅读计划不是案头的装饰而是行动的指南,所以制订计划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它的可行性。看它是否具备了必要的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是指阅读者本人的理解水平、健康状况和阅读时间的多寡。客观条件是指必要的物质设施和人际关系,比如图书馆的藏书状况,要读的书能否借到或买到。要读书还要有一个适宜的环境,让人坐得下来,最好有良师的指导、同学挚友的切磋、必要的咨询服务。拟订中的阅读计划若具备了这些必要的条件,付诸实行时障碍就少一些,完成的希望就大一些。实践证明,如果在制订阅读计划时以下述原则为指导,能够提高计划的可行性。

    1. 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量力而行。同学们在智力水平、理解能力和知识基础方面各有长短。有的同学轻而易举地完成各科学习任务,在自学方面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有的同学应付上课和作业却已经勉为其难了,抽不出更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因此,在制订个人阅读计划时要考虑个人的实力,不宜互相攀比。学习上游刃有余的同学要敢于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充分发挥潜力,不要安于目前领先的地位;起点较低的同学要承认差距并通过努力逐步缩小差距,不要因为落后而失去信心,也不要为了赶上别人而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计划所提出  的目标过低,个人的潜能无从发挥,目标过高无法完成,都会打击继续进取的信心,均应避免。

    2. 安排阅读内容时争取与教学计划同步。制订阅读计划时不能撇开学校的教学计划,完全按照个人的需要和意愿来确定阅读的材料和进度,应把阅读计划看作是落实教学要求的具体措施,是教学计划的补充,要力争与教学计划同步。因为同步,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可以得到教学计划和老师的具体指导,目标明确,循序渐进,在时间安排上课内和课外互为补充,避免互相冲淡记忆。因为同步,在理解、评价、研究读物时也有更多的机会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因为同步,比较容易完成课程规定的作业,顺利通过考试考查,获得优良的成绩,这对于提高自学的信心和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3. 因时制宜,根据时序的变化采取适当的措施。一般学期伊始,学习内容不多,复习的任务较轻,作业也少,应该抓紧时间多读书;临近结束,要准备考试考查,时间特别紧张,应该安排少读或不读。内容比较艰深的作品,应当安排在正规的自习时间阅读,这时环境安静、全神贯注,有利于理解和记忆。短篇和内容轻松的作品,可以安排在饭前饭后,等人候车的零碎时间阅读。连贯性强的长篇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最好放在寒暑假里一口气读完,这样获得的印象完整而深刻,又不致于因为受书中的情节所吸引读得入迷而影响平日的听课和做作业。

    4. 脑体结合,文理交替。思维要靠大脑,阅读是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要想使大脑神经细胞正常工作,必须保证脑细胞的新陈代谢。所以在安排计划时,不要长时间地从事单一活动。阅读活动和体育活动要交替安排。锻炼时运动中枢兴奋,而其他区域的脑细胞就得到了休息。安排科目时,文科、理科要交替安排,相近的阅读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

 

    四、阅读计划的执行与检查

    有了读书计划,就必须按计划行事,否则,再好的读书计划也成为一纸空文。做出计划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执行计划才是目的。同学们在执行读书计划的过程中,至少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有坚强的意志,遇难不退。执行计划不可能一帆风顺,会碰到各种矛盾和困难:借不到书啦、环境太嘈杂啦、阅读时间被其他活动挤占啦、身体不适啦、读物的内容太艰深引不起兴趣啦等等。如果事先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碰到问题又有坚强的毅力,迎难而上,这一切困难是有可能克服的。最可怕的是在这些困难面前意志动摇,而又对自己的软弱表示宽容。

    2.要严格地执行计划。计划中所规定的读书定额,必须严格的执行并完成,这是执行读书计划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古今中外的学者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对执行计划一丝不苟。南朝梁张率十二岁开始学诗,他坚持每天计划每天清。有一回外出作客回来晚了,他困极了想上床睡觉,猛记起这一天的任务还没完成,就转身到书房去。家里人见了,劝他说:“还是歇息吧,明天再做也不迟。”张率回答说:“不行啊!今天的事怎能拖到明天呢?或许明天又有别的事耽误了。”说完走进书房写好一首诗才去睡觉。由于张率严格按日计划读书写作,到他十六岁时就看了许多书,并写下了两千多首诗。大画家齐白石每天坚持练画。在他八十五岁时的一天上午,他一连作了四张条幅,时届中午还不休息,又坚持画了一幅,并题词曰:“昨日大风雨,心绪不宁,不曾作画,今朝制此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老舍也是坚持每天写作,他给自己订了一条规定:每日必动笔,至少要写一千字文稿。有一年正月初一,他外出应酬,直至深夜始归,一回家顾不上休息,马上铺开稿纸,完成当日定额。他从一九四九年回国到逝世前,十六年间共写了三百万字作品。苏联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在总结他取得的成就时说:“全部秘诀,在于我每天准确工作······”。这就是古今中外名人对待每日定额所共有的一丝不苟的态度。

 3、执行计划要灵活。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严格执行计划,另一方面也要灵活地执行计划。这是因为,由于环境、认识能力等方面的限制,我们所制定的计划并不是十全十美。例如,计划中规定了要读某一本书,可是在执行过程中却发现另一本书比这本书更好;在读一本书的时候,也可能发现这本书的内容过深或过浅;在时间分配方面,可能发现根本无法按规定的时间完成计划,或总是提前完成计划;等等。遇到这些情况,就要灵活地执行计划,并及时修改计划。

 4、检查回顾,及时做出总结。为了督促和鼓舞自己,在计划执行了一段时间以后有必要进行检查,检查可以一月一次或隔周一次,拿出10到20分钟时间对前一阶段阅读的进度、方法、收获、经验和存在问题作简略的回顾。充分肯定成绩,提高自信心。如果发现原计划考虑不周,或情况有变化,就要如上所述,及时灵活作出调整。好的方法、好的经验则应及时总结,用来指导以后的阅读。总结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作为读书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在写日记时记录下来;也可以在完成计划之后,在头脑中回顾一下执行计划的情况,随手记录下来。总结内容除了成绩、缺点、收获、经验之外,还有一项不应忽略的,那就是全面衡量一下自己阅读能力的状况:哪些方面有明显提高,哪些方面不能令人满意,今后应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自己的弱项。这个总结如果不是一个人关起门来写,而是邀集三五位同学好友,促膝谈心,互相交流经验以后再来总结,效果可能更显著一些。

    及时的总结可以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对阅读计划的完成和阅读能力的提高都有好处。

 

——摘自林运卓主编《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新世纪出版社2002年7月版)

back 图书馆利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