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大附中图书馆开设的选修课    
                  >>>
欢迎访问“微言堂”读书之旅网站     >>>发表读后感
  学生踊跃报名         热烈讨论 讲座进行中

          欢迎选修《“微言堂”读书之旅》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教学目的:

*激发广博的阅读兴趣。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势,选取与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各类主题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从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感受自由学习的乐趣。通过开放式讨论、讲授、实习、游戏、影片欣赏、对外联谊等形式,营造有机、动态的学习环境,让师生、生生就“问题”进行平等的交流,从不同角度探讨一个事物、一件事情。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引导学生在批判性问题研讨中,不断对自己的认知策略和阅读活动进行反思;并且,通过掌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技能,以解决由此而产生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习惯。

*实现自我的成长。引导学生从自己真实而直接的经验延伸至周围的事实和问题的深入思考,感受到还有无数人、事、物无数问题跟自己的成长息息相关,认识到自己的发展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从而激励学生自觉阅读和汲取人类文明的基本经验与理念,拓宽自身的精神疆域,为自身的全面发展提供充足的精神动力。

 

教学内容:

1  出名,要趁早?

——青少年“作家”为何越来越多?

   形式:主题阅读、讨论

内容:韩寒的《三重门》已多次重印,16岁女孩金今又出版了她的第二部幻想小说《再造地狱之门》,15岁的张天天则出版了科幻小说《宇宙朋友》和《光体生命》。还有郁秀的《太阳鸟》、管燕卓的《一个高三女生的日子》、肖铁的《转校生》、何素云的《活出真我》。 更有那一群“小留学生”的作品:矿矿的《放飞美国》、刘俊的《一个中学生眼中的美国》和黄思路的《十六岁到美国》等。它们不但都成了人们争相阅读的畅销书,而且在文化界、教育界掀起了波澜。

为什么校园文学会出现“小鬼”当家的现象?是学生真的写得好还是成人作家根本就写不出呢,抑或是出版社的一种“炒作”?学生出书最大的卖点是什么?为什么近几年来很受同龄人的欢迎呢?青少年出书又是什么样的心态?

 

2        纯净心灵的温柔触摸

——读影片《小鞋子》

形式:主题阅读、影片欣赏、分享。

内容:哥哥阿里替妹妹补好了她唯一的一双鞋子,却在商店买土豆时被人当垃圾收走了,他只好把自己的鞋子让给妹妹,妹妹每天穿着破旧的大号男鞋去上学,因为老师不允许同学赤脚上学;而阿里也只能等妹妹放学后,换上自己的鞋子,再一路狂奔着去上学。于是兄妹仅有的这双鞋子每天就在两个人的脚上交换着,能够找回丢失的鞋子或者再拥有一双鞋子的渴望在两个稚嫩的心中与日俱增地堆积着,……这就是伊朗电影《小鞋子》。导演以一种极其温情的目光关注了一个普通儿童以一种挣扎的方式实现一个梦想的全过程,对阿里这样一个在窘迫景况下生存的儿童,导演没有表现出廉价的同情,而是体现出了尊重,在阿里那双清澈的大眼睛中,始终有一种倔强的光芒,这种倔强使阿里始终保持着对目标不懈努力的激情,也诠释着他的许多品质,……。当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同阿里一起在渴望那双鞋子时,有一个念头会突然闯进你胸膛:我们不都在不同的境况下丢失过不同的鞋子吗?我们这样渴望过吗?我们这样不懈过吗?

 

3 《爱的教育》

——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

形式:主题阅读、讨论。

内容:《爱的教育》其实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因为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情而引发了感想做的纪录,可是从中我们能看到很多东西。此书由此至终用一种平和而略带稚气的语气给我们剖析了整个社会。为什么现在的人不能像安利柯那样用善良、纯真与温暖的眼光看待别人?为什么夏丐尊先生在翻译这本书时会热泪盈眶?为什么100多年来此书一直畅销不衰,并且曾多次被改编为动画片、电影、连环画?只有一点一滴地用心阅读它,你才会理解。

 

4  主题资料的网上搜索与整理分析

形式:讲解、实习。

内容:一个同学想知道减肥药品是否真的适合中学生,另一个同学打算重现中世纪城堡的庭院景象,第三个同学想要了解黑猩猩与人类的联系。他们都有共同的地方吗?其共同点就是他们都需要掌握有效的信息。你在网上查询信息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要是找不到你想要的信息,怎么办?如何根据检索主题选择搜索引擎?怎样确定搜索的关键词?有什么技巧可以缩小或扩大检索范围?当找到你要找的内容时,如何鉴定它们是否适合你的主题?怎样整理和分析你搜索到的主题资料?我们将以“性别给了我们什么?”这一学习主题为背景,共同对以上一系列问题进行学习和探讨。

 

5  男孩·女孩

——性别给了我们什么?

形式:主题阅读、游戏、讨论。

内容:从你一出生时大家宣布“是个男孩”或“是个女孩”开始,社会就不停地向你灌输它对你在外表、思维和行动上的期望。这些信息从各个方向朝你涌来——父母、电视、杂志、音乐、书籍、报纸、玩具、老师、甚至你的朋友,都是此类信息的来源。你可能会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判断这些话并不完全是正确的,但很多人认为事实正是如此(或者认为本该如此)。生活中的男孩和女孩真的是对立的吗?青少年是否真的把“男女”的性别放在第一位,而把“人”放在第二位?如果事实就是这样,那究竟是因为他们就希望如此,还是有别的原因?男女生的性别差异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不同意义?我们将一起探索自己究竟是谁和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且怎样才能与异性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6  与鸟兽鱼虫的亲密对话

    ——读劳伦兹的《所罗门王的指环》

形式:主题阅读、讨论。

内容:劳伦兹在奥地利艾顿堡的家就好比诺亚方舟,住满了天上飞地上跑水里游的各种生物,这些活泼泼的生命向他讲述着种种美妙而生动的故事。他之所以能够比别人理解更多的动物语言和行为,在于他倾心于用“听其自便”的法子来饲养动物,充满深情地对待它们,并且尽量为它们布置与野生条件相似的环境。在艾顿堡,动物们像在自己家里一样随心所欲。鱼儿游在家乡池塘的水里,吃着水中自产的小生物;鸟呀鹅呀白天出去散步晚上回家吃饭像上下班一样准时。他在书的原序中写道:“为了能够确切描写动物的故事,一个人必须对所有的生命,都怀有一分发自内心的真感情……而你对大自然知道得越多,就会更深刻、更持久地为它迷人的真相所感动。”这种对自然简单而朴实的情感,不正是现代人对待环境时所欠缺的吗?地球上虽然有不同的文化、社群和不同的物种种类,而人与动物的关系,却深深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环境与生活品质。了解与尊重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究竟意义何在?我们实在应该深思。

 

7   中学生与大学生的对话

——兴趣与大学专业选择

形式:主题阅读、讨论、联谊。

内容:中学生如何看待文、理分科?是把成绩好的学科作为X科,还是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作为X科?自己喜欢的学科就有能力学好吗?高中阶段选择X科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如何看待父母、师长、朋友的建议?兴趣和能力倾向如何影响着大学专业的学习和个人发展志向的确立?我们将请来中山大学几位大三的学生,结合他们高中和大学的经历和感悟,与中学生一起探讨专业兴趣选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惑,并寻求解决这些困惑的途径。

 

欢迎访问“微言堂”读书之旅


>>>发表读后感         

华南师大附中图书馆